“三個規定”是司法工作人員解決以往“案子一進門、請托找上門”難題的有力“防火墻”,它既對司法人員自身行為的有力約束,也保護司法工作人員遠離司法腐敗,既是“高壓線”,又是“防護服”。為司法人員依法履職、公正廉潔司法提供了制度保障。
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的“三個規定”,是每一位檢察干警必須遵守的紀律規定。
01
《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規定中領導干部指的是哪些人?
第十二條 本規定所稱領導干部,是指在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以及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領導干部。
領導干部的什么行為
會被認定為違法干預司法活動?
第八條 領導干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于違法干預司法活動:
(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二)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三)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四)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
(五)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02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篇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規定中司法機關
內部人員指的是哪些人?
第十三條 本規定所稱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是指在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工作的人員。司法機關離退休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適用本規定。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
的什么行為會被認定為
違法干預司法活動?
第九條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于違反規定干預辦案,負有干部管理權限的司法機關按程序報經批準后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
(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二)邀請辦案人員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三)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轉遞涉案材料的;
(四)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打探案情、通風報信的;
(五)其他影響司法人員依法公正處理案件的行為。
03 不正當接觸篇
《關于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
規定中“司法人員”“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分別指的是哪些人?
第十四條 本規定所稱“司法人員”,是指在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履行審判、執行、檢察、偵查、監管職責的人員。
本規定所稱“特殊關系人”,是指當事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和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其他人。
本規定所稱“中介組織”,是指依法通過專業知識和技術服務,向委托人提供代理性、信息技術服務性等中介服務的機構,主要包括受案件當事人委托從事審計、評估、拍賣、變賣、檢驗或者破產管理等服務的中介機構。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參照“中介組織”適用本規定。
什么行為會被認定為
不正當接觸?
第五條 嚴禁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有下列接觸交往行為:
(一)泄露司法機關辦案工作秘密或者其他依法依規不得泄露的情況;
(二)為當事人推薦、介紹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中介組織介紹案件,要求、建議或者暗示當事人更換符合代理條件的律師;
(三)接受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請客送禮或者其他利益;
(四)向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借款、租借房屋,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五)在委托評估、拍賣等活動中徇私舞弊,與相關中介組織和人員惡意串通、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等行為;
(六)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其他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
怎樣正確了解案件信息
1.請登錄12309中國檢察網進行查詢;
2.撥打12309檢察服務熱線咨詢。